每年因家暴向妇联机构求助的个案数以万计,几乎每天都有家庭发生暴力的事件。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而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世界各国,家庭中虐待妻子的现象都十分常见。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全国妇联的一项最新抽样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公众中,有16%的女性承认被配偶打过,14.4%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每年约40万个解体的家庭中,25%缘于家庭暴力。特别是在离异者中,暴力事件比例则高达47.1%。据资料统计,目前,全国2.7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已高达30%。
中国家庭暴力发生率为29.7%—35.7%,受害者多半为妇女,而老人,儿童和男性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家暴。
那么为什么会有家暴行为?为什么配偶一方会容忍这种行为,直到一些悲剧的发生?而且这种家暴行为不止对身体造成痛苦,还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
从临床接诊和统计来说,实施暴力行为的人,人格障碍占家庭暴力的1/4,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从儿童时期就有暴力行为记录,这类病人不仅是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而且是社会暴力的制造者。他们不仅经常殴打妻子或孩子,还威胁配偶不得离婚。冲动型人格障碍常为一些琐碎小事大发雷霆,进而出现暴力行为。而他们的配偶一旦提出离婚即痛哭流涕或者以死相要挟。
其次为物质成瘾患者,通过摄入酒精和毒品,成瘾后逐渐失去对神经的冲动控制,或伴有幻觉和感觉失调的症状,易激惹,容易造成惨剧。不少人形容这种暴力行为状态像野兽一样进攻,受害者难以还击。
另外,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病人通常无暴力行为,只是在病情严重发作时有暴力倾向,但易较快消失。抑郁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果较为严重,多可发生凶杀或自杀现象。
家庭暴力对婚姻关系造成极大的危机,尽管实施暴力行为方并不想离婚,但其配偶长期生活在恐惧和痛苦中,造成心理创伤。而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毁灭性的,因为孩子潜移默化地认同了这样的模式。考察多位家暴者,大多都曾有过被父母家暴的经历。自己明明不喜欢这种行为,却难以控制,因此也造成巨大的精神痛苦,和难以维持长久稳定的亲密关系。
所以当家庭中出现家暴行为,千成别容忍,求助妇联,记录在案。另外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帮助。人格障碍患者如能坚持治疗,效果还是看得见的。
有病得治,为了建立和谐的婚姻关系,为了让孩子成长有良好的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这是国家层面的立法,《反家庭暴力法》的诞生,将成为受害者维护自身安全武器。
恺德心理学应用机构
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婚姻情感咨询、职业发展规划、焦虑症抑郁症康复咨询、睡眠健康
0769-23609788、13712289386(微信同号)
www.kdpsy.com